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情绪,学会自我赋能,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,12月19日晚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教一楼102开展了《生活中的微表情与情绪表达》讲座,此次讲座由心理中心专职教师张梦元担任主讲,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情绪的奥秘以及合理表达情绪的方式。
讲座伊始,张老师老师邀请同学们对一组照片中的人物情绪进行猜测,同学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结果及理由。张老师解释,表情是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,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,包括面部表情、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。接着,张老师播放了一段明星在颁奖典礼时表情变化的视频,引发了大家对微表情的兴趣。张老师通过案例故事与同学们分享了“微表情心理学”的科学基础和基本原理,通过对已有行为及神经成像研究的分析,总结了情绪加工的具体表现及相应的神经机制,说明了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。她指出,虽性别差异是存在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和女性不能相互理解和尊重。事实上,只有通过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性别差异,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,更好地与对方相处。最后,张老师和同学们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共同探讨了合理表达情绪的方法,介绍了《非暴力沟通》一书中“观察、感受、需要和请求”四个步骤,鼓励同学们倾听,培育尊重与爱,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,让别人更了解自己,避免误解。
本次讲座符合学生的真实生活,使得同学们对情绪有了更深刻的认知,并运用一些方法合理表达情绪从而做情绪的主人,对大学生今后更好地宣泄负性情绪、合理地进行认知、形成健康人格有着积极作用。